close
「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-兩岸教育信息化領導人高峰論壇」
領導的支持
在中國參訪時,發現他們的學校有設置「副校長」一職,主要是由地方黨書記兼任,這樣的設置讓他們在宣導或貫徹政令時更能落實。在我國的各級學校中,校長或主任對資訊化比較有概念的學校,通常在推展資訊建設或課程時,所遭遇的阻力比較小,也比較能夠有長遠的規劃。而一般學校若校長、主任、組長都沒有資訊化的概念,卻要推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或是教育資訊化,通常會比較沒有頭緒或是有理解上的障礙,常常流於表面建設或成果,而沒有實質的教學成長。透過對校長與主任的資訊素養訓練,或是指派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專家為學校資訊推展主要幹部,應能提升學校對於資訊化的掌握力。
教師專業發展
中國的教師熱忱令人印象深刻,到哈爾濱第十四中學參訪時,原本以為接待的都是雜誌社的員工,沒想到穿著整齊劃一制服的,竟然是十四中學的教師!在私底下的對談中,他們總是透露著對於教學工作與專業成長的熱情。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們的教師分級制度,每個學校都競相網羅國家級或是省級骨幹教師,或是培育自己的老師不斷成長。若是我們也能將分級獎勵制度建立起來,在政令的推展與教育方針的落實上,應該會有很大的幫助。
重點學校
參觀了幾所學校之後,發現中國在教育資源的分配上還是有極大的落差。例如省重點學校或是市重點學校,比較容易得到基礎建設的經費,這跟我們目前各校積極爭取校務經費的情形相似。但所幸我國有均質化的教育目標,讓這樣的數位落差可以稍微彌補。在「重點」或是「優質」之後,我們應該要有更多的思考,讓師生真的因為資訊科技而教得更好、學得更棒。
共同的課題
在論壇上的對談之中,我們兩岸似乎面臨著相同的課題,也就是在資訊設備的充實之後,我們的資訊科技是否有助於教育的推展與學生的學習?在這個議題上,許多學校的先進提供了很好的見解,而最重要的應該是校園文化的塑造吧。在吳宗哲校長的分享中,為了讓全校教師對於資訊科技有信心,吳校長將科技導入校園安全管理,讓學生、家長和老師都能感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與安全的提升,進而接受資訊科技並嘗試應用於教學。如何提供一個契機或氛圍,讓全校師生都願意參與資訊化的教學活動,是我們每位老師,甚至是主任們、校長們前瞻性的思考重點。
全站熱搜